從中我們可以明確:(一)中外合作辦學的主體是具有法人資格的中國教育機構和外國教育機構;(二)中外合作辦學的方式必須是合作辦學,既不是合資辦學,也不允許外國教育機構、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單獨辦學;(三)中外合作辦學的招生對象是中國公民,而不是主要招收外國或者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和臺灣地區(qū)的學生;(四)教育教學的地點主要在中國境內;(五)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都應當依法取得行政許可。
從這里大家可以看出,正規(guī)的中外合作辦學是受到國家的政策、法規(guī)約束的,合規(guī)性和安全性是不需要擔心的。
中外合作辦學,大體上有兩種形式:一種形式是國外名校在國內合作辦學,比如西交利物浦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和上海紐約大學等等,這些我們稱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
另外一種方式是國內大學與國外大學合作辦專業(yè),我們稱為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主要是國內院校管理、采用國內的教學模式、部分采用國外的教材、加強語言訓練等,另外為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去國外交流。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一般是國內院校的優(yōu)勢專業(yè),專業(yè)教學力量比較強,和國外進行合作。幾乎現(xiàn)在所有的高等院校都有中外合作辦學的專業(yè)。
主要考慮三個方面:
第一是費用,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的費用都比較高,一般每年要10萬左右。
第二是要考慮到學生的發(fā)展方向,是考慮在國外發(fā)展還是在國內發(fā)展。
第三是孩子的特點,特別是外語水平和獨立生活能力。中外合作機構的這些學校要求會更高一些。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要求稍微低一些。
總的來講,參加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未來到國外發(fā)展的可能性會比較大。所以外語能力和獨立生活能力是要比一般的同學要強一些。
對于中外合作辦學的同學們,畢業(yè)以后出國是首選的一個目標。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在國外的優(yōu)勢會比較大,另外可以考慮中外合作企業(yè),因為這些同學對國外的情況了解的會稍微多一些,更受外企青睞。
因為學習體系有所不同,相對來講,在考研和考取公務員方面會有一些劣勢。需要考生單獨規(guī)劃。
(1)家庭經(jīng)濟條件比較好。中外合作辦學的學費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準備報考中外合作辦學的考生和家長必須慎重評估家庭經(jīng)濟實力。
(2)學生英語能力比較強。很多中外合作辦學專業(yè)開設國外原版課程,外籍教師英文授課,英語能力較低的學生會有很大的學習壓力,如果選擇出國學習,對英語的要求更高,有一些中外合作辦學要求英語單科達到一定成績才能填報志愿。
(3)學生有較強的自控力和學習能力。很多中外合作辦學專業(yè)的學習壓力比普通專業(yè)還要大,沒有很強的自學能力和自控力的學生很難應付學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