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jǐn)?shù)段一般在填志愿之前公布,分?jǐn)?shù)段非常重要,可以看到多少人能填志愿,并且可以很直觀的看出你的成績在什么位置,可以利用分?jǐn)?shù)段來預(yù)測一些東西。比如全省排名,你前面的同學(xué)有多少位等等。
有些同學(xué)問2023年有多少人報了3+證書,其實多少人報不是太重要的,重要的是多少人可以填志愿,排在你前面的人有多少人,這個數(shù)據(jù)主要看分?jǐn)?shù)段。比如2022年,最低投檔分?jǐn)?shù)是100分,分?jǐn)?shù)段在100的排位是120434,就是說,最多也就12萬人是可以填志愿,低過100分是不能填第一次志愿的。
大家也可以通過分?jǐn)?shù)段看到大致的成績情況,分?jǐn)?shù)高優(yōu)秀的同學(xué)多不多,這個也是一個填志愿的參考因素。
利用分?jǐn)?shù)段也可以大致判斷一下學(xué)校整體錄取情況,了解大部分人都集中在什么分?jǐn)?shù),如果集中在中下的位置,那么學(xué)校的最低錄取分?jǐn)?shù)線整體不會很高。這個大家可以做預(yù)判。
填報志愿以排名(位)為主。因為高考是一種選拔性的考試,取決定性作用的自始至終都是排名。平行志愿要做三知報志愿:知分?jǐn)?shù),知分?jǐn)?shù)線,知排名,所以在任何一年的高考錄取分?jǐn)?shù),都可以折算為當(dāng)年的排名的。所以應(yīng)該拿考生自己的排名,跟學(xué)校的錄取的排名能夠匹配,這樣才比較合適。
通俗點說:分?jǐn)?shù)段統(tǒng)計表傳遞給考生的信息是,你的前面有多少人,你的位置在哪里??忌呐盼粚⒅苯佑绊懲稒n的排序,也就是系統(tǒng)檢索志愿的先后。
考生投檔順序原則是:成績從高到低排序。打個比方(以2022年為例),考生小明總分是350分,看3+證書分?jǐn)?shù)段統(tǒng)計表,全省在350分前面的考生有3230人。高校錄取時,等到全省排名第3230名的考生檢索志愿完成后,才輪到小明。換句話說,排位在先的考生就有優(yōu)先選擇高校的權(quán)利,這就是“平行志愿”所謂“分?jǐn)?shù)優(yōu)先”的實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