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的二本大學和二線城市的一本大學中做選擇,會怎么選?先來分析分析:
一線城市有二線城市沒有的資源
有些人會更偏向于選擇一線城市,在他們眼中,城市的資源優(yōu)勢大于學校的學歷優(yōu)勢。這些大學會根據(jù)辦學特色的不同實行“聯(lián)盟”,學生可以跨學校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教育資源可以共享。而且,還可以跨校蹭課,一般老師都很歡迎學生來蹭課,在課堂上沒有一本二本的區(qū)別,大家共同享受一線城市的教育資源,是二線城市所不具備的好處。
在北京這種大城市讀書,周末可以去國家圖書館自習,可以去三里屯偶遇各種明星大咖,可以去聽專業(yè)講座,這個城市有太多公共資源可供你使用。除此之外,大城市還提供了非常多的實習與工作機會。
二線城市有一線城市沒有的自我
每年高考填志愿,大家都糾結(jié)于選學校還是選城市,意見不一、眾說紛紜。抗壓力強的同學可能會頂住壓力,繼續(xù)在一線城市前進,但心里承受力稍微弱的同學,在一線城市可能會備受折磨,意志消沉,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失去自我。這類同學比較適合在競爭力小的二線城市上大學。
學歷
才是未來的敲門磚
對有些同學來說,學歷比城市重要的原因是,學歷才是未來的敲門磚。學歷在有些事情上是一個隱形標簽,有些公司還會在定薪水的時候參考學歷,在職員競升的時候,學歷也會是一個參考標準。
雖然是二線城市的一本,有些同學可能會認為競爭力不如一線城市的二本。但不管怎樣都是實打?qū)嵉囊槐驹盒#匀挥泻芏鄡?yōu)秀的老師和學者,他們能夠給學生提供的資源和視野,同樣不可低估。很多二線城市的一本與國外大學有很好的交流合作,學生還可以申請出國交換。
發(fā)展
大城市才能展身手
如果想要創(chuàng)業(yè)、出國深造,或者享受更多的城市優(yōu)勢資源,那么,一線城市的機會和資源確實會更多一些。而且一些一線城市的二本院校,因為占據(jù)了地理優(yōu)勢,錄取分數(shù)比一些二線城市的一本還要高。所以大家在填報志愿的時候真的要想仔細。因為同樣的分數(shù),為了想要去一線城市,那么就可能面臨高分低就。所以,志愿填報因人而異,適合自己的,才是最恰當?shù)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