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不了解中專學校的家長,或者打算上中專的孩子,都很想知道,中專到底是怎么上課的,和高中到底有什么區(qū)別?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這個問題,給大家呈現一個清晰的中專課堂情景。
1中專還要學文化課,而且也有成績要求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中專是學習技術的,學生都是文化課學不了才來中專的,還學什么文化課?
關于文化課,其實在2010年之前,基本很少有文化課,都是以專業(yè)課為主。后來國家考慮到學生的終身教育,尤其是綜合素質的重要性,要求中職教育必須開設文化課,而且要開足課時量。
目前中職學校的文化課,主要是語文、數學和英語,這些課程基本與高中課程內容接近,只是難度降低了一些;另外還有信息技術、藝術、體育、德育、歷史課程,相關專業(yè)根據情況還會開設物理和化學。
這些課程,分布在中職的三年里完成,算是公共課體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語數外,這三門課程也是升學必考的學科,所以需要認真學習。針對這三門課,不同的學校設置不同,有些學校是第一年文化課為主,語數外都是一周四節(jié),開一年結束,第二年開始純專業(yè)課;有的為了均衡發(fā)展,語數外每周兩節(jié),貫穿始終。不論怎么排,都必須讓公共課達到一定課時數,這是基本要求。
中職文化課是不太好上的,由于文化課本身就是學生厭學最嚴重的課程,因此,上課睡覺情況比較嚴重,聽課率低,學生學習狀態(tài)不好。曾經做過統計,最讓學生厭煩的課程,第一是數學,第二是英語。
針對這樣的問題,其實中職學校也沒有什么好辦法,中職學校的文化課教學其實跟高中差不多,只是老師講得更慢,講得更簡單,只是為了讓學生能跟得上。但是很可惜,由于學生基礎太差,學習效果很不好。每個班基本也就是一小部分人能跟著老師節(jié)奏走。更多是放棄,不是老師放棄,而是學生的自我放逐。
但是如果你報的是升學班,那就另當別論了,那跟高中就沒啥區(qū)別了。所以說,在中專如果你的文化課還不錯,那你就占據天大的優(yōu)勢了,最起碼可以pk掉80%的學生了。
2專業(yè)課,更趨近任務和項目化操作,純理論課程,越來越少
隨著中專學校投入越來越多,中專的專業(yè)課,已經基本脫離了過去在黑板上開機器的情況。而且隨著現在模擬系統,仿真系統,以及AR、VR等軟件設備的盛行,很多資金量大,不易實施現場教學的課程,都采用了仿真教學來滿足需求。這是科技進步在教育中的體現。
中專的專業(yè)課多數都是在機房或者實訓室完成,都需要配套的設備來完成。而且基本已經脫離傳統的先講原理、體系,再進行實操的過程?;径际侵苯釉谌蝿罩校ㄟ^學生操作,教師引導,讓學生體驗原理的實際效用,再通過總結和理論提升,讓學生明白理論知識。說白了,就是技能為主,理論為輔的教學模式。
因此,中專學生普遍比較喜歡專業(yè)課,經常有新鮮的任務或者項目學習,而且現在流行以任務作品作為成績評判。因此,直觀的結果呈現也讓學生們比較喜歡。
但是,這些課程到了需要學生反復練習或者需要綜合運用的時候,就會出現有部分學生放棄的情況。他們喜歡新奇,但不喜歡枯燥的訓練;喜歡小挑戰(zhàn),不喜歡大思考,且極易放棄。如果有學生能突破這樣的瓶頸,一定能成為專業(yè)精英,但是由于生源質量擺在那里,再好的設備,再好的技術,再好的師資,他們不愿意學,誰也教出不來好“產品”。這也是為什么現在很多中職學校在不斷提高入學門檻的重要原因。
但是總體來說,專業(yè)課實施實物化教學,更貼近生產生活,授課效果要遠遠好于文化課。
中專上課,有問題也有創(chuàng)新,專業(yè)課的問題不大,文化課如何提升是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學校信息,可以回到主頁查看所有學校名單。